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良性前列腺增生能治愈吗 什么方法治前列腺增生最好

发布时间: 2021-11-13 15:26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前列腺实际上是男性体内的分泌腺之一,前列腺最重要的功能是分泌前列腺液。前列腺液和精囊,尿道腺和其他分泌液一起构成精液。如果前列腺出现问题,它将影响精子的存活和质量。生活中,有的男性会出现尿急、排尿困难等情况,最后经检查是良性前列腺增生,那么,良性前列腺增生怎么治疗?

良性前列腺增生能治愈吗 什么方法治前列腺增生最好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原则 如果症状不是特别扰人的时候,继续观察等待可能是最佳的进行方法。这包括规律的检测以确保并发症不会发生,但暂时不需要做任何治疗。对于出现更复杂的症状时,大部分医生通常都会建议通过改变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联合使用开始。

良性前列腺增生能治愈吗 什么方法治前列腺增生最好

治疗原则是改善症状、减轻梗阻、防止远期并发症的发生。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介入性治疗是目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 其中治疗药物有三大类:a受体阻滞剂、5a-还原酶抑制剂、植物制剂和中药。 手术则有开放手术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等,它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但也有出血、尿失禁和复发等危险患者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患者出现症状后,要遵从医嘱,坚持用药;定期检查;不憋尿,不喝酒、咖啡及浓茶;少吃剌激性食物;安排适当的体育活动。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不是癌前病变 有些人担心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能发展成前列腺癌,其实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不是癌前病变,它和前列腺癌不是同一种疾病。但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可能会和前列腺癌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患者身上。

良性前列腺增生能治愈吗 什么方法治前列腺增生最好

上述就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方法。此外,要提醒广大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很好治疗的疾病,患病后不用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只要及时采取合适的方法来治疗,就能恢复健康。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什么是良性前列腺增生?良性前列腺增生有什么症状?
什么是良性前列腺增生?良性前列腺增生有什么症状?
前列腺增生是常见的男科疾病,很多男人都被它深深的困扰着,甚至连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都受到了影响。不过,前列腺增生有良性的情况,叫做良性前列腺增生,很多人对它都不了解,那么什么...[详细]
发布于 2021-05-07

最新推荐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可能与手术技术、术后恢复或解剖结构异常有关。解决方法包括观察恢复、二次手术矫正或物理治疗。具体原因和处理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1、手术技术因素:尿道下裂手...[详细]
2025-11-22 15:27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时会疼通常与皮肤敏感、剃须方式不当或剃须工具问题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调整剃须习惯、更换工具或护理皮肤等方式进行改善,从而缓解疼痛感。1、剃须方式不当剃须时不正确的手法...[详细]
2025-11-22 13:33
男性输尿管痒怎么回事
男性输尿管痒怎么回事
男性输尿管痒可能是由尿路感染、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引起,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尿路感染常见细菌感染,尿道炎可能与性传播疾病或局部刺激有关,前列腺炎则与前列腺充血或感染相关...[详细]
2025-11-22 11:40
糖尿病引起性功能下降能治好吗
糖尿病引起性功能下降能治好吗
糖尿病引起性功能下降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和针对性功能障碍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调节和健康管理。1、糖尿病与性功能下降的关系糖尿病长期高血糖...[详细]
2025-11-22 07:54
包皮红肿瘙痒怎么治疗好
包皮红肿瘙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不良卫生习惯或过敏等,治疗需要针对病因采取合适的方法,如改善清洁习惯、应用药物或寻求专业医疗帮助。1、不良卫生习惯导致的炎症包皮红肿和瘙痒常见于包皮垢堆积和细菌滋生。如果日常清洁不到...[详细]
2025-11-21 21:06
肾透明细胞瘤严重吗
肾透明细胞瘤严重吗
肾透明细胞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分期以及是否发生转移,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治疗方式包括手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肾透明细胞瘤是肾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肾癌...[详细]
2025-11-21 19:13
肾受损的主要原因
肾受损的主要原因
肾受损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以及病理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来预防和管理肾损伤。1、遗传因素某些肾脏疾病具有遗传性...[详细]
2025-11-21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