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如何治疗前列腺炎 治疗前列腺炎的偏方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21-11-21 12:13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前列腺炎男科疾病中常见的一种多见于中年男性。前列腺炎的发生与男性患者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密切相关,长期久坐也会导致前列腺炎的发生。因为有些男性患者通过一些常规治疗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所以生活中有一些治疗这种疾病的常见偏方。那么治疗前列腺炎有哪些明显的效果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如何治疗前列腺炎 治疗前列腺炎的偏方有哪些

1、气滞血瘫型前列腺炎:  症状表明尿涩会阴、小腹下跌胀痛前列腺肿大坚硬,舌紫暗,脉弦涩,治疗活血化瘀,行气通络,选择少腹逐瘀汤,前列腺炎患者选择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15克,茴香6 克,川楝子10克,乌药10克,赤芍12克,泽兰15克,蒲公英30克 克。

2、湿热停滞前列腺炎:  多为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期,前列腺炎的治疗以清热解毒、利湿渗浊为原则,如热偏重,则采用八正散加减治疗,若湿偏重,则采用八正散加榆白皮、冬葵子等,如湿热并重,则采用三妙丸合碧玉散加减治疗。

3、肝肾阴虚前列腺炎:  这种类型的前列腺炎症常见于尿道口白浊,会阴坠胀,腰膝酸软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如何治疗前列腺炎 治疗前列腺炎的偏方有哪些

适宜滋肝肾,清泄相火。

选择知柏地黄汤加减,知母15克,黄柏10克,土地黄30克,泽泻15克,丹皮15克,茯苓30克,首乌15克,黄精15克,白藤10克,丹参15克 克。

阳不足型前列腺炎:  症状小便淋涩挟精,畏寒腰膝酸冷,阳痿早泄舌质淡胖,脉质弱,适宜温肾壮阳,可选择前列腺炎患者金匮肾气丸加减,制附片10克,菟丝子10克,仙脾10克,杜仲10克,黄精10克,当归15克,山药15克,茯苓24克。

5.气不足型前列腺炎:  表现为小便清长尿频而不痛、尿末滴白、会阴胀痛、神疲乏力、少气懒言、纳食不香,治疗此类型前列腺炎以补中益气、升清降浊为原则。

如何治疗前列腺炎 治疗前列腺炎的偏方有哪些

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前列腺炎

治疗前列腺炎哪些偏方效果明显??上述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这个问题的方法,大家应该已经有所了解了,治疗前列腺炎的方法有很多,大家在治疗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否则盲目治疗,可能会导致前列腺炎的病情加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推荐

尿结石的症状男性
尿结石的症状男性
尿结石的症状在男性身上常表现为突发性腰部或腹部剧烈疼痛、血尿、排尿困难等情况,当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尽快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以排除严重风险。尿结石可能由遗传、饮食习惯、代谢异常等因...[详细]
2025-11-18 21:06
6种肾病不影响寿命
6种肾病不影响寿命
6种肾病不影响寿命,包括微小病变性肾病、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薄基底膜肾病和遗传性肾炎。这些肾病在早期诊断和科学管理下,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寿命不受影响...[详细]
2025-11-18 19:13
尿道下裂是有几个尿道口
尿道下裂是有几个尿道口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表现为尿道开口不在阴茎头正常位置,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尿道口。治疗主要通过手术矫正,具体方法包括尿道成形术、尿道重建术和尿道口成形术。尿道下裂的病...[详细]
2025-11-18 11:40
肾结核容易传染吗
肾结核容易传染吗
肾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通常不会通过日常接触直接传染,但结核菌可能通过空气传播。肾结核的传染性较低,主要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预防和治疗肾结核需要结合药物...[详细]
2025-11-18 07:54
止鼻血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吗有用吗
止鼻血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吗有用吗
止鼻血时可以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它是一种有效的局部血管收缩剂,常用于控制鼻出血。去甲肾上腺素通过收缩血管减少出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处理鼻出血的方法包括局部止血、...[详细]
2025-11-17 13:33
冠沟型尿道下裂症状
冠沟型尿道下裂症状
冠沟型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表现为尿道开口位于阴茎冠状沟附近。其症状包括尿道口位置异常、尿流方向偏移、阴茎弯曲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矫正和术后护理。1、尿道口位置异常...[详细]
2025-11-16 21:06
男人皮肤粗糙面相
男人皮肤粗糙面相
男人皮肤粗糙的面相通常与其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况及遗传因素等相关,要改善皮肤粗糙,需要从护肤、饮食调理以及健康管理方面入手。1、遗传因素的影响皮肤粗糙的情况有时与遗传基因密切相...[详细]
2025-11-16 11: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