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疫情期间泌尿外科部分相关疾病问题 需要注意

发布时间: 2021-11-19 13:41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华夏,为迅速控制更大规模的扩散,全国多地封城,这无疑是在危急关头的最正确的壮举;

疫情期间泌尿外科部分相关疾病问题 需要注意

这期间部分患者就诊困难或存在多种疑问,对于部分疾病简单说明如下:

1.新发肿瘤患者的就诊问题:限期手术,具有手术适应症的肿瘤患者,可依据当地具体情况,当地就诊或来我院。部分早期肿瘤疾病,如前列腺癌,T1a肾癌等,可适当推后,一般不超过1-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张建伟

疫情期间泌尿外科部分相关疾病问题 需要注意

2.肿瘤患者的复查问题:大部分的患者可以适当延期,或按照出院医嘱当地复查即可,如出现合并急症等,急诊科就诊;

3.肾上腺增生,肾上腺相关疾病,药物控制血压,保证血压平稳非常重要,对于高危嗜铬细胞瘤患者,建议及早来院;

4.结石患者,如无合并症状,无感染无发热(如有发热,请至发热门诊排查)可待疫情结束择期来院;

5.肾绞痛患者,很疼,但不可怕,急诊就诊,对症处理,引起疼痛的结石往往比较小,大部分通过保守治疗就可以;

6.前列腺增生,尿潴留以及部分血尿患者,留置尿管平稳后,待疫情结束来院;

7.规律膀胱灌注治疗患者,当地医院膀胱灌注,或酌情推迟一段时间,这样的风险比到处走动而感染病毒的风险要低;

8.输尿管支架、膀胱造瘘管及导尿管等定期更换患者,可酌情延期更换,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湿度活动,避免结石附着等造成拔管困难;瘘口自行居家清洁,避免感染;

9.男科患者,前列腺炎,不育症等,疫情期间就不要折腾了;

10.所有来院患者,需住院者,均需要门诊排除流行病学病史,完善胸部CT、血常规等检查排除后,方可开具住院证;家属只能留陪一人,同样需胸部CT等检查排除;

疫情期间泌尿外科部分相关疾病问题 需要注意

11.可通过此网站与我联系;

祝所有人,身体健康;祝祖国,一切安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泌尿外科疾病有哪些?
泌尿外科疾病有哪些?
泌尿外科疾病有哪些?泌尿外科疾病包括尿路感染、肾结石、肾炎等疾病,大多数泌尿道疾病和生殖系统疾病都属于泌尿外科。1、尿路感染:尿路感染主要是由于平时不注意局部卫生,导致细...[详细]
发布于 2024-10-25

最新推荐

尿结石的症状男性
尿结石的症状男性
尿结石的症状在男性身上常表现为突发性腰部或腹部剧烈疼痛、血尿、排尿困难等情况,当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尽快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以排除严重风险。尿结石可能由遗传、饮食习惯、代谢异常等因...[详细]
2025-11-18 21:06
6种肾病不影响寿命
6种肾病不影响寿命
6种肾病不影响寿命,包括微小病变性肾病、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薄基底膜肾病和遗传性肾炎。这些肾病在早期诊断和科学管理下,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寿命不受影响...[详细]
2025-11-18 19:13
尿道下裂是有几个尿道口
尿道下裂是有几个尿道口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表现为尿道开口不在阴茎头正常位置,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尿道口。治疗主要通过手术矫正,具体方法包括尿道成形术、尿道重建术和尿道口成形术。尿道下裂的病...[详细]
2025-11-18 11:40
肾结核容易传染吗
肾结核容易传染吗
肾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通常不会通过日常接触直接传染,但结核菌可能通过空气传播。肾结核的传染性较低,主要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预防和治疗肾结核需要结合药物...[详细]
2025-11-18 07:54
止鼻血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吗有用吗
止鼻血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吗有用吗
止鼻血时可以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它是一种有效的局部血管收缩剂,常用于控制鼻出血。去甲肾上腺素通过收缩血管减少出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处理鼻出血的方法包括局部止血、...[详细]
2025-11-17 13:33
冠沟型尿道下裂症状
冠沟型尿道下裂症状
冠沟型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表现为尿道开口位于阴茎冠状沟附近。其症状包括尿道口位置异常、尿流方向偏移、阴茎弯曲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矫正和术后护理。1、尿道口位置异常...[详细]
2025-11-16 21:06
男人皮肤粗糙面相
男人皮肤粗糙面相
男人皮肤粗糙的面相通常与其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况及遗传因素等相关,要改善皮肤粗糙,需要从护肤、饮食调理以及健康管理方面入手。1、遗传因素的影响皮肤粗糙的情况有时与遗传基因密切相...[详细]
2025-11-16 11: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