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前列腺炎 诊断前列腺炎主要看四方面

发布时间: 2022-01-13 09:4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前列腺炎?专家指出,临床上将前列腺炎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前列腺炎治疗不彻底会转化为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治疗难度较大,周期较长,因此,患有前列腺炎的朋友一定不要长托不治,发展为慢性会对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前列腺炎 诊断前列腺炎主要看四方面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前列腺炎?

1:平常男性是否出现局部疼痛感,例如:长时间久坐排便加重,耻骨上区,会阴部位有重压感,此外,男性还伴有背部,大腿根部,下腹部,腰部出现放射性疼痛感。

2:工作中,出现精神不振、忧愁思虑、烦躁不安、判断方法。经常失眠、多梦健忘等。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前列腺炎 诊断前列腺炎主要看四方面

3:男性在生活中是否出现此症状比如:尿频,尿急,尿道疼痛,不通畅,尿道刺痛,浓尿。

4:生活中,男性容易出现性功能障碍和不适感,比如:性欲减退,性冷淡,早泄,射精疼痛,阳痿,无力射精,血精,举阳不坚表现时,往往是患有前列腺炎。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前列腺炎 诊断前列腺炎主要看四方面前列腺炎在医学上的分类

(一)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Ⅰ型):急性细菌性感染发生。

(二)慢性前列腺炎(Ⅱ型)慢性复发性细菌感染发生。

(三)慢性骨盆疼痛综合征(Ⅲ型):包括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痛。(1)炎症型(ⅢA):精液、前列腺液或前列腺按摩后初始10毫升尿液中有白细胞。(2)非炎症型(ⅢB):精液、前列腺液或前列腺按摩后初始10毫升尿液中无白细胞。

(四)无症状性炎性前列腺炎(Ⅳ型):无症状,在前列腺活检或做其他检查时发现前列腺液中存在白细胞才偶然被诊断。

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可以初步判断出是否得了前列腺炎。专家指出,由于有的疾病症状也会和前列腺炎相似,因此,根据症状判断难免会出现偏差。患者还需要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如何判断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诊断
如何判断前列腺炎 前列腺炎诊断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见疾病,但同时也是容易错诊和误诊的疾病,而避免这些情况,离不开前列腺炎的科学诊断,正因为如此,前列腺炎判定等诊断相关问题不容忽视。与前列腺炎类型、病因诊断...[详细]
发布于 2018-12-19

最新推荐

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恶性的吗
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恶性的吗
功能性肾上腺瘤不一定是恶性的,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性质。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指肾上腺分泌激素异常的肿瘤,可能引发高血压、肥胖等症状。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激素检测和病...[详细]
2025-11-24 11:40
肾病的种类和症状
肾病的种类和症状
肾病是一类涉及肾脏功能异常的疾病,常见种类包括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和多囊肾病等。主要症状包括水肿、尿量异常、疲劳、高血压和尿液异常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详细]
2025-11-24 09:47
尿道下裂还会有孩子吗
尿道下裂还会有孩子吗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男性患者多见,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尿道下裂患者是否能有孩子,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轻度尿道下裂通过手术治疗后,生育能力通...[详细]
2025-11-24 06:01
肾下垂怎么锻炼方法
肾下垂怎么锻炼方法
肾下垂可以通过特定的锻炼方法改善,重点是强化腹部和背部肌肉,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合理的锻炼结合生活习惯调整,能有效缓解症状并增强身体稳定性。1、强化腹部肌肉腹肌锻炼有助于提升腹腔...[详细]
2025-11-23 15:27
肾萎缩后肾还有功能吗
肾萎缩后肾还有功能吗
肾萎缩后,肾脏功能通常部分或完全丧失,具体取决于萎缩的程度和病因。肾萎缩可能由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早期发现并治疗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1、肾萎缩的病因肾萎缩的病...[详细]
2025-11-23 13:33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可能与手术技术、术后恢复或解剖结构异常有关。解决方法包括观察恢复、二次手术矫正或物理治疗。具体原因和处理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1、手术技术因素:尿道下裂手...[详细]
2025-11-22 15:27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时会疼通常与皮肤敏感、剃须方式不当或剃须工具问题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调整剃须习惯、更换工具或护理皮肤等方式进行改善,从而缓解疼痛感。1、剃须方式不当剃须时不正确的手法...[详细]
2025-11-22 13:3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