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慢性前列腺炎如何治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有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9-07 13:1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慢性前列腺炎是青壮年男子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约占40%左右。常见慢性前列腺炎的症状有尿道灼热、下腹部和会阴部酸胀疼痛、尿频、尿急、腰酸腿软、乏力、失眠、健忘、遗精、阳痿早泄等。有半数以上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便后有白色粘液从尿道溢出,内裤常有污迹等,育龄男子可引起不育症。所以在治疗慢性前列腺药物选择方面,中药是最佳首选。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并不复杂,关键在于能否持之以恒,时断时续的治疗往往事倍功半。慢性前列腺炎如何治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有什么?对于前列腺的按摩在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目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中西药物很多,疗效是肯定的,但有不少人容易复发。究其因,与没有掌握治疗要点有关。一般每周一次,连续进行4~8次为一疗程。具体方法需由医生掌握。

对感染性前列腺炎,还可服用消除炎症的中药、西药,此外还可以配合磁疗、水疗等物理疗法,或经输精管内注射药物以及行尿道冲洗、徐药等治疗,但均需医生决定实施,患者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过程中应积极与医生配合,并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注意卫生,克服不良的性习惯,适当节制房事。

2、尽量减少对会阴局部的压迫,如不穿紧身裤,骑自行车时间不宜太久。

3、戒除烟酒及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慢性前列腺炎如何治疗?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有什么?

4、平时多饮水、多排尿,以利于炎性分泌物的排出。

5、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

6、控制性生活,每周不超过一次。

7、已经生育小孩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每天可用45度热水坐浴1-2次,每次30分钟,这样有助于炎症消退。末生育过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不可用此法,以免影响生育能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什么是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什么是慢性前列腺炎?慢性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CP)日益增多,致使许多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加用抗抑郁药物进行治疗。方法:将19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10例给路优泰和前列安栓;对照组80例给予前列安栓。两组均用药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停药一周后复查。结果...[详细]
发布于 2023-09-21

最新推荐

尿道下裂的尿道口上移
尿道下裂的尿道口上移
尿道下裂的尿道口上移是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主要表现为尿道口位置异常,常需通过手术治疗。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发育异常等可能导致该疾病,治疗以手术矫正为主,具体方法包括尿道成形...[详细]
2025-09-26 15:27
肾病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嘛
肾病会导致肝功能异常嘛
肾病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主要与肾脏功能受损后体内代谢紊乱、毒素积累以及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措施,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1、肾脏疾病引...[详细]
2025-09-25 17:20
补钾对肾脏的影响
补钾对肾脏的影响
补钾对肾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钾离子的代谢和肾脏功能之间的关系上。适量补钾有助于维持电解质平衡,但过量补钾可能增加肾脏负担,尤其是对于肾功能不全的人群。合理补钾需要根据个体健康状况...[详细]
2025-09-25 13:33
成人尿道下裂会成功吗
成人尿道下裂会成功吗
成人尿道下裂的治疗成功率较高,具体效果取决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方法及术后护理。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男性多见,表现为尿道开口不在阴茎头部,可能伴随阴茎弯曲。治疗主要...[详细]
2025-09-25 11:40
男性趴着睡的危害
男性趴着睡的危害
男性长期趴着睡容易引发压迫内脏、影响呼吸循环、损害生殖健康等问题,还可能对颈椎和脊柱造成损伤,应尽量避免这一睡姿。通过纠正睡姿、选择合适的枕头与床垫,以及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可...[详细]
2025-09-25 07:54
肾结核传染性强吗
肾结核传染性强吗
肾结核的传染性相对较低,主要通过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通常由肺结核传播至肾脏。预防和治疗肾结核需要结合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检查。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疾病...[详细]
2025-09-24 22:59
肾脏下垂是什么引起的
肾脏下垂是什么引起的
肾脏下垂是由于肾脏支撑结构松弛或受损,导致肾脏位置下移的一种病理现象。常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外部环境、生理变化、外伤及疾病等。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1、遗传...[详细]
2025-09-23 15:2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