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前列腺炎的症状有哪些? 前列腺炎疾病如何预防?

发布时间: 2024-07-18 12:2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年来,前列腺炎困扰着很多男性朋友的工作及生活,由于治疗方法的不得当,所以前列腺备受煎熬,因此在生活中让前列腺防患于未然成为必要性。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为您总结了前列腺炎的重要症状,请男性朋友时刻警惕前列腺炎的发作。

前列腺炎有哪些要病症状

症状1、排尿不适:可出现膀胱刺激症,如尿频、排尿时尿道灼热、疼痛并放射到阴茎头部。清晨尿道口有黏液等分泌物,还出现排尿困难的感觉;

症状2、局部症状:后尿道、会阴和肛门处坠胀不适,下蹲、大便及长时间坐在椅凳上胀痛加重;

症状3、其他症状:慢性前列腺炎可合并神经衰弱症,表现出乏力、头晕、失眠等,长期的前列腺炎甚至可引起身体的变态反应,出现结膜炎、关节炎等病变。

症状4、放射性疼痛:慢性前列腺炎的疼痛并不止局限在尿道和会阴,还会向其附近放射,以下腰痛最为多见。阴茎、精索、睾丸阴囊、小腹、腹股沟区(大腿根部)、大腿、直肠等处都可能受累。

前列腺炎疾病的预防方法

1、少抽烟、酗酒,忌辛辣食物

根据调查,吸烟者的前列腺疾病患病率比不吸烟者高1-2倍。烟草中含有的各种化合物大多数均对人体有害,吸烟越多前列腺受危害越大。酒类、辣椒等食品对前列腺和尿道有刺激作用,可引起血管扩张促使前列腺和膀胱颈充血、水肿,造成前列腺的抵抗力降低。

2、多喝水、多锻炼、不受凉

前列腺炎的预防表现在每天多喝水,既可以预防前列腺炎,又有辅助治疗前列腺炎的作用。前列腺产生的前列腺液在尿道呆的时间越长,越可能诱发前列腺感染,经常喝水增加人体排尿次数,可排出前列腺液。日常生活中经常锻炼身体以增强抵抗力,可以选择每天慢跑半小时,可以有效增强体质,另外跑步运动,也可以对前列腺起到一定的按摩功效。但是应该减少经常对前列腺摩擦的运动,例如长距离骑自行车。前列腺有丰富的肾上腺受体,受凉时极易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上腺收缩,使尿道内压力增加影响排尿,对前列腺产生不良的影响。

3、不要久坐

前列腺的位置决定了男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坐在前列腺上的,所以经常久坐的男人前列腺负担较重。久坐会使血液循环变慢,导致前列腺慢性充血淤血,局部代谢产物堆积,前列腺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畅,导致慢性前列腺炎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推荐

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恶性的吗
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恶性的吗
功能性肾上腺瘤不一定是恶性的,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性质。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指肾上腺分泌激素异常的肿瘤,可能引发高血压、肥胖等症状。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激素检测和病...[详细]
2025-11-24 11:40
肾病的种类和症状
肾病的种类和症状
肾病是一类涉及肾脏功能异常的疾病,常见种类包括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和多囊肾病等。主要症状包括水肿、尿量异常、疲劳、高血压和尿液异常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详细]
2025-11-24 09:47
尿道下裂还会有孩子吗
尿道下裂还会有孩子吗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男性患者多见,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尿道下裂患者是否能有孩子,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轻度尿道下裂通过手术治疗后,生育能力通...[详细]
2025-11-24 06:01
肾下垂怎么锻炼方法
肾下垂怎么锻炼方法
肾下垂可以通过特定的锻炼方法改善,重点是强化腹部和背部肌肉,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合理的锻炼结合生活习惯调整,能有效缓解症状并增强身体稳定性。1、强化腹部肌肉腹肌锻炼有助于提升腹腔...[详细]
2025-11-23 15:27
肾萎缩后肾还有功能吗
肾萎缩后肾还有功能吗
肾萎缩后,肾脏功能通常部分或完全丧失,具体取决于萎缩的程度和病因。肾萎缩可能由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早期发现并治疗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1、肾萎缩的病因肾萎缩的病...[详细]
2025-11-23 13:33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可能与手术技术、术后恢复或解剖结构异常有关。解决方法包括观察恢复、二次手术矫正或物理治疗。具体原因和处理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1、手术技术因素:尿道下裂手...[详细]
2025-11-22 15:27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时会疼通常与皮肤敏感、剃须方式不当或剃须工具问题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调整剃须习惯、更换工具或护理皮肤等方式进行改善,从而缓解疼痛感。1、剃须方式不当剃须时不正确的手法...[详细]
2025-11-22 13:3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