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式

发布时间: 2024-07-19 08:18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比较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之一。由于致病因素不同、患者体质不一以及对药物反应性存在差异等,所以没有固定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进行处理。

一、一般治疗

1.心理辅导:部分慢性前列腺炎与情绪紧张、焦虑有关,因此需要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压力过大,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医生帮助,通过心理咨询缓解不良情绪。

2.健康教育:应纠正各种引起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良生活习惯,如久坐、憋尿、骑车时间过长等,同时注意不要饮酒和进食辛辣刺激食物。

3.调整饮食结构:建议以清淡饮食为主,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少吃或不吃柑橘类水果、荔枝、龙眼等酸性食物及饮料。

4.规律生活作息: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增加运动锻炼,如慢跑、游泳等,但不宜长时间骑自行车或开车,以免压迫会阴部,加重不适症状。慢性前列腺炎的治疗方式

二、药物治疗

1.抗生素: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前列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常用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抗生素,如头孢克肟片、左氧氟沙星胶囊等,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使用。

2.α受体阻滞剂:能够松弛后尿道平滑肌,从而改善排尿困难的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甲磺酸多沙唑嗪片等。

3.中成药:中医认为慢性前列腺炎属于精浊证范畴,表现为小便次数增多、点滴而出、排尿不尽等症状,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服用癃清片、前列通瘀胶囊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通淋功效的中成药辅助治疗。

三、其他方法

如果经以上几种方法长期规范治疗后,仍反复出现慢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的情况,则可以考虑手术切除前列腺,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在治疗期间还需要定期复查,根据病情恢复情况随时调整治疗方案。平时也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裤,并尽量穿宽松舒适的棉质内衣。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慢性前列腺炎有哪些治疗方式?慢性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有哪些治疗方式?慢性前列腺炎如何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通常会出现尿频、夜尿增多、局部难以解释的疼痛、精神异常、焦虑,甚至出现性功能下降等症状。前列腺炎患者的治疗有多种,我们主要介绍以下几种,仅供参考:一、一般...[详细]
发布于 2023-09-12

最新推荐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可能与手术技术、术后恢复或解剖结构异常有关。解决方法包括观察恢复、二次手术矫正或物理治疗。具体原因和处理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1、手术技术因素:尿道下裂手...[详细]
2025-11-22 15:27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时会疼通常与皮肤敏感、剃须方式不当或剃须工具问题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调整剃须习惯、更换工具或护理皮肤等方式进行改善,从而缓解疼痛感。1、剃须方式不当剃须时不正确的手法...[详细]
2025-11-22 13:33
男性输尿管痒怎么回事
男性输尿管痒怎么回事
男性输尿管痒可能是由尿路感染、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引起,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尿路感染常见细菌感染,尿道炎可能与性传播疾病或局部刺激有关,前列腺炎则与前列腺充血或感染相关...[详细]
2025-11-22 11:40
糖尿病引起性功能下降能治好吗
糖尿病引起性功能下降能治好吗
糖尿病引起性功能下降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和针对性功能障碍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调节和健康管理。1、糖尿病与性功能下降的关系糖尿病长期高血糖...[详细]
2025-11-22 07:54
包皮红肿瘙痒怎么治疗好
包皮红肿瘙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不良卫生习惯或过敏等,治疗需要针对病因采取合适的方法,如改善清洁习惯、应用药物或寻求专业医疗帮助。1、不良卫生习惯导致的炎症包皮红肿和瘙痒常见于包皮垢堆积和细菌滋生。如果日常清洁不到...[详细]
2025-11-21 21:06
肾透明细胞瘤严重吗
肾透明细胞瘤严重吗
肾透明细胞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分期以及是否发生转移,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治疗方式包括手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肾透明细胞瘤是肾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肾癌...[详细]
2025-11-21 19:13
肾受损的主要原因
肾受损的主要原因
肾受损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以及病理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来预防和管理肾损伤。1、遗传因素某些肾脏疾病具有遗传性...[详细]
2025-11-21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