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专家介绍精确的软下疳的诊断方法

发布时间: 2012-01-13 14:37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临床上要想更好的进行软下疳的治疗,及时进行软下疳的诊断是十分有益的。那常见的软下疳的诊断方法有哪些呢?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常见的软下疳的诊断方法。

一般,软下疳的诊断主要依据发病前的性接触史,尤其是不洁性交史,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经过,较短的潜伏期后发生软而扁的丘疹、脓疱、溃疡,单侧性的化脓性淋巴结炎,直接镜检和培养检出杜克雷嗜血杆菌,PCR检测杜克雷嗜血杆菌DNA,即可作出软下疳的诊断。主要有:

1、病史。临床上软下疳的诊断一般需要询问患者病史,有不洁性交史的更容易感染软下疳,因此,不洁性交史是软下疳的诊断要点之一。

2、单侧腹股沟横痃,疼痛,溃疡排脓。这是软下疳的典型症状,有类似症状的患者高度怀疑为软下疳,要及时进行软下疳的诊断治疗。

3、溃疡。溃疡是软下疳最典型的症状,因此,生殖器及尿道口出现一个或更多的溃疡,基底软,有疼痛与触痛是软下疳的诊断的关键。

4、涂片检查。涂片作姬姆萨染色查不到多诺万小体,发现一种导致性病的致病菌是常见的软下疳的诊断方法。

5、细菌培养。革兰氏染色,可查到阴性链球菌,但可产生假阳性,有条件者可作细菌培养,这样不但可以准确进行软下疳的诊断,对治疗也有很大的好处。

以上就是关于常见的软下疳的诊断方法的介绍,相信大家对此有所了解了。更多关于软下疳的诊断的疑问可以咨询我们的在线专家,他们将为大家详细解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专家对软下疳的预防方法的具体介绍
专家对软下疳的预防方法的具体介绍
大家一定要做好软下疳的预防,因为软下疳也是危害健康的一种疾病。当然还是要从生活中的小细节做起。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去做呢?听听专家为大家介绍的软下疳的预防方法吧。1、在公共浴池对于软下疳的预防最好使用淋浴,不洗盆塘;软下疳患者还需尽量避免使用公共厕所的坐式马桶;上厕所前也养成洗手的习...[详细]
发布于 2012-04-15

最新推荐

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
不完全性远端肾小管酸中毒是一种肾脏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远端肾小管无法正常排酸,导致体内酸碱平衡失调。其病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和病理等,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改善。1、遗传因素:部分患者可能携带与肾小管功能相...[详细]
2025-07-10 22:59
肾上长瘤怎么回事
肾上长瘤怎么回事
肾上长瘤可能与遗传、环境、生理、外伤或病理因素有关,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1、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家族性嗜铬细胞瘤等,可能导致肾上长瘤。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筛查,通过基因检测或影像学检...[详细]
2025-07-10 07:54
尿道下裂术后环状狭窄
尿道下裂术后环状狭窄
尿道下裂术后环状狭窄是尿道下裂手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主要由于术后瘢痕组织增生或尿道重建不当导致尿道管腔变窄。治疗方法包括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术和尿道重建手术。1、尿道下裂术后环状狭窄的原因尿道下裂术后环状狭窄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手术过程...[详细]
2025-07-10 06:01
尿道下裂属于重疾病吗
尿道下裂属于重疾病吗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不属于重大疾病,但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影响生活质量。尿道下裂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矫正、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1、遗传因素:尿道下裂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有关。家族中有类...[详细]
2025-07-09 15:27
青春期遗精怎么办
青春期遗精怎么办
青春期遗精是男性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不需要特别担忧,也无需医学干预。可以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增强心理调适和保持日常规律来减轻不适感。1青春期遗精的原因遗精是青春期男性体内性激素水平升高后出现的正常反应,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激素水平变化:性腺在...[详细]
2025-07-09 06:01
人参泡酒壮阳配方
人参泡酒壮阳配方
人参泡酒被许多人认为具有一定的补肾壮阳效果,但需科学搭配配方并注重用量,以免对身体产生不必要的负面影响。人参泡酒的效果虽然与壮阳有联系,但还需根据身体状况正确使用,以下分享合适的搭配及注意事项。1泡酒配方推荐人参泡酒可以搭配其他补益性中药材...[详细]
2025-07-08 21:06
婴儿鞘膜积液怎样才能吸收得快呢
婴儿鞘膜积液怎样才能吸收得快呢
婴儿鞘膜积液吸收得快的关键在于明确病因并采取适当措施,如观察等待、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通常,婴儿的鞘膜积液大部分会在出生后6-12个月内自行吸收,少数需医疗干预。1、遗传因素:部分婴儿鞘膜积液与遗传相关,家族中有类似病史的婴儿可能更容易发生...[详细]
2025-07-08 15:27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