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生活 > 正文

补肾阳的非处方药

发布时间: 2025-05-08 07:54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补肾阳的非处方药可以选择金贵肾气丸、右归丸以及桂附地黄丸。这些药物在中医理论中具有温补肾阳的作用,适用于肾阳虚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状,具体选择需根据个人症状,并应在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

补肾阳的非处方药

1金贵肾气丸

金贵肾气丸是中医中常用的补肾阳药物,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作用。适用于肾阳不足导致的下肢浮肿、畏寒、尿频等症状。其主要成分包括附子、桂枝、熟地黄、泽泻等。使用时,需要严格按说明服用,一般每日两次,每次服用9克左右,建议用温水送服。但需注意,阴虚火旺或者湿热体质人群并不适用。

2右归丸

补肾阳的非处方药

右归丸以其温补肾阳、益精填髓的效果被广泛应用。其主要成分有熟地黄、肉桂、鹿角胶等,可以帮助缓解腰膝酸软、怕冷、夜尿频繁等肾阳虚症状。建议每日二次,每次6~9克,用温开水送服。由于右归丸温热性较强,不适合内热或口干舌燥的人群,应根据体质慎重选择。

3桂附地黄丸

桂附地黄丸也是经典的补肾阳非处方药,作用在于温暖肾阳、促进代谢,适合出现腰痛、四肢发凉、尿量增多等症状人群。主要成分为桂枝、附子、熟地黄、茯苓等。使用建议为一天两次,每次6~9克,可以直接嚼服或用温水送服。桂附地黄丸虽然效果显著,但孕妇慎用,并且肝肾功能严重受损者需遵医嘱。

以上药物仅对症缓解肾阳虚症状,伴有严重或长期不适的患者应尽快就医。温补肾阳还可配合饮食调理,如多吃羊肉、核桃,适当运动如八段锦增强体质。注意,药物使用期间需避免过量或长期服用,防止引发上火或其他身体不适。

补肾阳的非处方药

补肾阳的非处方药具有实用性,但因个体症状及体质差异较大,建议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同时,任何身体长期不适或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应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一步诊断和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是什么意思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是什么意思
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是药品分类的两种主要类型,它们在多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处方药是指必须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处方药往往用于治疗或控制...[详细]
发布于 2024-10-10

最新推荐

不育症能生孩子吗
不育症能否生孩子取决于病因和治疗方式,大多数情况下,通过医学干预是可以实现生育的。不育症的成因多样,包括遗传、环境、生理和病理因素,对症治疗通常能增加怀孕的可能性,如药物治疗、辅助生殖技术等均可作为解决方案。1不育症的主要病...[详细]
2025-11-23 22:59
办公室女性怎么防止久坐长胖
办公室女性想要防止久坐引起的长胖,关键在于控制饮食热量摄入、增加日常活动量、改善久坐生活习惯以及注重体态管理。通过科学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可以有效预防与缓解肥胖问题。1均衡饮食,控制热量摄入长期久坐容易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详细]
2025-11-23 21:06
怎样改善燥热体质
怎样改善燥热体质
改善燥热体质需要从调节饮食、调整生活习惯和寻求适当的中医调理等方面入手,综合内外因素进行调养,从而帮助身体恢复平衡,提高整体的健康水平。1、饮食调整:以清凉食材为主,避免燥热食...[详细]
2025-11-23 19:13
感觉自己早衰了怎么办
出现早衰的感觉可能与生活习惯、心理状态或潜在健康问题有关,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寻求心理支持和积极就医来应对和改善。1、心理原因和调节方法早衰的感觉有时来源于心理压力、焦虑或过度担忧的自我暗示。心理压力会加速身体机能的透支,...[详细]
2025-11-23 17:20
孩子尿隐血好几年查不出来原因
孩子尿隐血持续多年却查不出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影响、身体炎症或潜在的病理性问题有关,建议系统性检查,包括遗传筛查、尿液分析、影像学和免疫学检查等,尽早明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1可能的原因尿隐血其实是尿液中潜在红细胞的存...[详细]
2025-11-23 11:40
警惕男人久座带来的问题和困扰
久坐对男性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可能导致腰椎问题、生殖健康异常以及代谢疾病。应通过改善坐姿习惯、增加活动和定期健康检查来预防这些问题。1腰椎和骨骼问题久坐时腰椎承受过大压力,可能引发腰椎间盘突出和慢性腰背痛。长期保持不良坐姿还...[详细]
2025-11-23 09:47
经常用发胶对人体有害吗
经常用发胶对人体有害吗
长期频繁使用发胶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危害,尤其是在不正确的使用方式下。主要问题包括化学成分的吸入刺激、皮肤过敏风险以及对头发和头皮的损害等。为了降低风险,应合理控制使用频率、...[详细]
2025-11-23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