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关于尖锐湿疣诊断依据的介绍

发布时间: 2010-11-01 17:11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近年来尖锐湿疣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且治疗后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对于它早期的发现就是很重要了,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尖锐湿疣诊断依据。希望可以有助于大家在早期及时的发现疾病!

  尖锐湿疣诊断依据:

(一)生殖器鳞状细胞癌:多见于40岁以上的人,无不洁性交史,损害浸润明显,质坚硬、易出血,常形成溃疡,组织病理检查可以确诊。

(二)扁平湿疣:属二期疹,为发生于生殖器部位的肥厚性斑块,表面扁平而糜烂,可有密集颗粒呈乳头状、菜花状,基底宽阔,暗视野检查可查到梅毒螺旋体,梅毒血清反应强阳性。

(三)生殖器鲍温样丘疹病(bowenoid papulosis of the genitalis):为多发性小的红褐色丘疹,直径2~10mm,可融合成斑块。损害位于的龟头、阴茎干、的肛周和阴唇等部位,多见于40岁以下性活跃的人群。临床上像而组织学上类似鲍温病。损害可自行消退。

(四)假性湿疣:主要发生于女性小阴唇,特别是小阴唇内侧和阴道前庭,呈对称密集分布的直径1~2mm的白色或淡红色小丘疹,表面光滑,宛如鱼子,有些亦呈息肉状。无明显自觉症状,偶有瘙痒。组织病理检查见表皮角质层轻度灶性角化不全、棘层不规则增厚,表皮细胞胞浆丰富,淡染,未见空泡化,真皮浅层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有稀疏炎症细胞。

(五)阴茎珍珠状丘疹(pearly peni1e papules):为环绕阴茎冠状沟的小珍珠状丘疹,圆锥状、球状或不规则形,直径约1~2mm,沿冠状沟排列成一行或数行,互不融合,无自觉症状。

以上这些就是专家关于尖锐湿疣诊断依据做出的具体的介绍了,大家都明白了吗?了解了这些那么我们在生活中就一定要做到及时的发现有效的治疗,这样对于我们的早日康复是很有帮助的!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您知道哪些是尖锐湿疣的诊断依据吗
您知道哪些是尖锐湿疣的诊断依据吗
近几年尖锐湿疣的出现越来越频繁,很多人害怕自己患上尖锐湿疣,但又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而这时候就要依靠尖锐湿疣的诊断依据来确认病情。所以说及时了解尖锐湿疣的诊断依据是非常必要...[详细]
发布于 2011-11-10

最新推荐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可能与手术技术、术后恢复或解剖结构异常有关。解决方法包括观察恢复、二次手术矫正或物理治疗。具体原因和处理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1、手术技术因素:尿道下裂手...[详细]
2025-11-22 15:27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时会疼通常与皮肤敏感、剃须方式不当或剃须工具问题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调整剃须习惯、更换工具或护理皮肤等方式进行改善,从而缓解疼痛感。1、剃须方式不当剃须时不正确的手法...[详细]
2025-11-22 13:33
男性输尿管痒怎么回事
男性输尿管痒怎么回事
男性输尿管痒可能是由尿路感染、尿道炎、前列腺炎等疾病引起,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治疗。尿路感染常见细菌感染,尿道炎可能与性传播疾病或局部刺激有关,前列腺炎则与前列腺充血或感染相关...[详细]
2025-11-22 11:40
糖尿病引起性功能下降能治好吗
糖尿病引起性功能下降能治好吗
糖尿病引起性功能下降是可以治疗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改善生活方式和针对性功能障碍进行干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心理调节和健康管理。1、糖尿病与性功能下降的关系糖尿病长期高血糖...[详细]
2025-11-22 07:54
包皮红肿瘙痒怎么治疗好
包皮红肿瘙痒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感染、不良卫生习惯或过敏等,治疗需要针对病因采取合适的方法,如改善清洁习惯、应用药物或寻求专业医疗帮助。1、不良卫生习惯导致的炎症包皮红肿和瘙痒常见于包皮垢堆积和细菌滋生。如果日常清洁不到...[详细]
2025-11-21 21:06
肾透明细胞瘤严重吗
肾透明细胞瘤严重吗
肾透明细胞瘤的严重程度取决于肿瘤的大小、分期以及是否发生转移,早期发现和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治疗方式包括手术、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肾透明细胞瘤是肾癌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肾癌...[详细]
2025-11-21 19:13
肾受损的主要原因
肾受损的主要原因
肾受损的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以及病理因素。针对这些原因,可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定期检查来预防和管理肾损伤。1、遗传因素某些肾脏疾病具有遗传性...[详细]
2025-11-21 0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