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少精症诊断须知

发布时间: 2012-11-29 16:22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对少精子症的治疗至关重要是明确诊断,因为有些病因造成的少精子症目前尚无妥善的治疗方法,一般讲血浆中FSH值明显升高的少精子症目前疗效效果均差、预后也不良。

诊断少精子症主要是靠精液常规检查。原则禁欲3~7d,精液常规分析3次以上每次检查通常间隔48h~5d,精子平均密度低于20106/mL,如查不出任何病因,可考虑诊断为特殊发性少精子症;当精子密度106/mL,可诊断为严重少精子症。临床上少精子症常常与精子活力低下、前向运动能力不善及精子畸形率高同时存在,此时可分别称之为少弱精子症或少弱畸精子症。

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及其他实验室辅助检查(内分泌激素测定、遗传学检查、微生物学检查、免疫学检查、微量元素测定等),大多能发现引起少精子症的病因。精液分析精子数目低于20106/mL,并同时伴有少精子的疾病病因时,可诊断为继发性少精子症。值得注意的是:精液过多症,一次排精液量过多(大于6mL)时,由于精浆的稀释作用,可能出现精子密度降低,表现为少精子现象。同时还要注意,取精时精液是否有前一部分的丢失,由于前一部分精液中精子的密度较高,丢失后可能造成精子密度偏低或假性少精。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如何自己诊断少精症
如何自己诊断少精症
所谓少精症的问题是指在正常的情况,没有采取任何避孕措施的情况下,精子的数量过少而引起的不能受孕,这种情况是导致不育的出现的原因之一,为早日治愈要及时进行正规治疗,究竟少精子症要如何自测?下面给您讲讲少精症的自我诊断。对于少精症诊断和治疗是分不开的。患者最关心的就是少精症要如何自测...[详细]
发布于 2010-11-09

最新推荐

肾肿瘤割了一个肾会转移吗
肾肿瘤割了一个肾会转移吗
肾肿瘤割除一个肾后仍有可能发生转移,转移风险取决于肿瘤的类型、分期及术后管理。肾肿瘤切除后需定期随访,监测复发和转移迹象,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降低风险。1、肾肿瘤转移的原因肾肿瘤的转移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如肾细胞癌,...[详细]
2025-09-15 06:01
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能活多久
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能活多久
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的生存期因人而异,取决于损伤程度、治疗及时性及个体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可显著延长生存期,甚至恢复正常肾功能。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1、遗传因素:部分慢性肾小管间质损伤与遗传有关,如多...[详细]
2025-09-14 21:06
喝酒会得肺癌症吗
喝酒会得肺癌症吗
喝酒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肺癌,但长期大量饮酒可能间接增加肺癌风险,特别是当饮酒与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共同存在时,危险性更高。1饮酒对癌症风险的间接影响虽然酒精并非肺癌的直接病因,但其长期作用可能会削弱免疫系统,降低身体抵抗力,为肿瘤细胞的形成创...[详细]
2025-09-14 11:40
轻微尿道下裂能生育
轻微尿道下裂能生育
轻微尿道下裂通常不会影响生育能力,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治疗。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畸形,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轻微类型通常位于阴茎远端,对生育功能影响较小。生育能力主要取决于精子质量和输精管功能,轻微尿道下裂患者通常可以正常生育,但...[详细]
2025-09-14 06:01
尿道下裂主要临床特征
尿道下裂主要临床特征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男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阴茎弯曲和排尿功能障碍。治疗方式包括手术矫正和心理支持。1、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尿道下裂患者的尿道开口不在阴茎头部正常位置,而是在阴茎腹侧、阴囊或会阴部。这种异常开口导致排...[详细]
2025-09-13 17:20
男性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
男性尿道下裂的危险因素
男性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尿道畸形,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外伤和病理因素。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预防和早期干预。1、遗传因素尿道下裂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研究表明,如果家族中有尿道下裂病史,后代患病风险显著增加。某些基因突变...[详细]
2025-09-13 06:01
男人肾亏艾灸哪里
男人肾亏艾灸哪里
男人肾虚可以选择艾灸关元穴、肾俞穴和命门穴,这些穴位在中医理论中与肾脏功能密切相关,具有益肾强身的效果,同时可通过搭配饮食、锻炼等整体调理身体状态。1关元穴关元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肚脐下3寸的部位,中医认为其具有温补元气、强化肾功能的作用。艾...[详细]
2025-09-12 1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