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专家谈尖锐湿疣的治疗及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 2011-02-28 15:27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昨日我院深入社区,为小区市民讲解尖锐湿疣的防治,普及预防该病常识.居民反响热烈.洪军主任就尖锐湿疣病情,病况做了简要汇报.尖锐湿疣系人乳头瘤所致,通常不需要做皮损组织活检,当皮损不典型导致早期诊断困难时,取皮损组织活检有助于湿疣诊断.性接触不是尖锐湿疣的唯一传播途径,尖锐湿疣患者衣服,用具,母婴,产道,医源性等均可传染该病.尖锐湿疣有潜伏期,约为1-8月,平均3月.

1、尖锐湿疣的好发部位

外生殖器及肛门附近的皮肤粘膜侵润区,男性多见于龟头、冠状沟、包皮系带、尿道口及阴茎部、同性恋者好发于肛门及直肠,女性多见于大小阴唇、阴道口、阴道、尿道、宫颈、会阴、阴阜、腹股沟等.生殖器以外的部位.偶尔见于腋窝、脐窝、乳房等处,口淫者可发生于口腔.包皮过长或白带过多的人易受感染或复发.

2、尖锐湿疣的形态

尖锐湿疣的形态

尖锐湿疣的形态

初起为小而柔软淡红色顶端稍尖的赘生物,逐渐增大增多,互相融合形成态度各种不同的形态,表面凹凸不平,湿润柔软呈乳头状、菜花状及鸡冠状,根部多伴有蒂,易发生糜烂,渗液,其间有脓性分泌物淤积,有恶臭.且由于分泌物的浸渍,疣体表面呈白色,暗灰色或红色,易出血.位于干燥部位的尖锐湿疣较小,呈扁平疣状.宫颈的尖锐湿疣损害一般较小,境界清楚,表面光滑或呈颗粒状、沟回状而无典型的乳头状形态.少数尖锐湿疣因过度增生成为巨型尖锐湿疣.癌样尖锐湿疣与hpv-6型有关.此外还有微小无蒂疣,微小的乳头状隆起和外观正常的环状皮肤损害三种亚临床感染.

3、尖锐湿疣症状

大多数尖锐湿疣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仅少部分有瘙痒、灼痛、白带增多.目前人乳头瘤病毒已经鉴定出120余种基因型,85种基因序列测序完成,在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病毒没有大面积扩散,侵润身体组织前消灭病原体是当前临床治疗的指导性原则.日常应避免不洁性接触,及公共场所传染.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专家告诉你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
专家告诉你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
现在尖锐湿疣是非常流行的疾病,发病人群多为年轻男女,患者多会忽略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使得病情不断恶化,而知道尖锐湿疣的临床表现,就可以及早的接受治疗。下面就来说说尖锐湿疣...[详细]
发布于 2011-11-10

最新推荐

尿结石的症状男性
尿结石的症状男性
尿结石的症状在男性身上常表现为突发性腰部或腹部剧烈疼痛、血尿、排尿困难等情况,当出现类似症状时,应尽快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以排除严重风险。尿结石可能由遗传、饮食习惯、代谢异常等因...[详细]
2025-11-18 21:06
6种肾病不影响寿命
6种肾病不影响寿命
6种肾病不影响寿命,包括微小病变性肾病、IgA肾病、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薄基底膜肾病和遗传性肾炎。这些肾病在早期诊断和科学管理下,患者可以维持正常生活,寿命不受影响...[详细]
2025-11-18 19:13
尿道下裂是有几个尿道口
尿道下裂是有几个尿道口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尿道发育异常,表现为尿道开口不在阴茎头正常位置,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尿道口。治疗主要通过手术矫正,具体方法包括尿道成形术、尿道重建术和尿道口成形术。尿道下裂的病...[详细]
2025-11-18 11:40
肾结核容易传染吗
肾结核容易传染吗
肾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通常不会通过日常接触直接传染,但结核菌可能通过空气传播。肾结核的传染性较低,主要发生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预防和治疗肾结核需要结合药物...[详细]
2025-11-18 07:54
止鼻血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吗有用吗
止鼻血用去甲肾上腺素可以吗有用吗
止鼻血时可以使用去甲肾上腺素,它是一种有效的局部血管收缩剂,常用于控制鼻出血。去甲肾上腺素通过收缩血管减少出血,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副作用。处理鼻出血的方法包括局部止血、...[详细]
2025-11-17 13:33
冠沟型尿道下裂症状
冠沟型尿道下裂症状
冠沟型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表现为尿道开口位于阴茎冠状沟附近。其症状包括尿道口位置异常、尿流方向偏移、阴茎弯曲等。治疗方法包括手术矫正和术后护理。1、尿道口位置异常...[详细]
2025-11-16 21:06
男人皮肤粗糙面相
男人皮肤粗糙面相
男人皮肤粗糙的面相通常与其生活习惯、身体健康状况及遗传因素等相关,要改善皮肤粗糙,需要从护肤、饮食调理以及健康管理方面入手。1、遗传因素的影响皮肤粗糙的情况有时与遗传基因密切相...[详细]
2025-11-16 11:40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