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注意手卫生可能会导致传播多种传染性疾病,如胃肠道感染例如腹泻和痢疾、呼吸道疾病如感冒和流感、以及皮肤感染如细菌性皮肤炎症或真菌感染。在日常生活中,手接触到细菌、病毒后,通过触碰眼睛、口腔或食物传入体内,容易引发健康问题。保持手卫生是预防以上疾病的重要措施。
1、胃肠道感染
手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若未及时清洁便进食或直接接触口腔,可能引起胃肠道感染。常见病原体包括诺如病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泻和腹痛。为预防此类疾病,应勤洗手,尤其是在如厕或触碰生食后。可使用温水和肥皂彻底揉搓双手20秒,充分清洁指缝以及指甲缝等细节部位。
2、呼吸道疾病
不良的手卫生习惯也会增加呼吸道疾病传播风险。感冒病毒或流感病毒会附着在日常接触的物品表面,通过手接触到鼻腔、眼睛或口腔进入体内后导致感染。为减少风险,日常生活中应避免用手揉眼睛、摸鼻子,同时随身携带便携式免洗手消毒液,尤其在公共场所接触完扶手、电梯按钮后使用。
3、皮肤感染
长时间手部清洁不当可能导致皮肤感染,例如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细菌性皮肤炎症,或因真菌滋生而导致的手癣、灰指甲。不洁双手接触伤口还可能造成化脓性感染。坚持洗手不仅能减少致病菌存留,还应定期修剪指甲并保持指甲清洁,杜绝细菌繁殖的环境。
保持良好的手卫生是降低疾病传播的重要方式。无论是进餐前、上厕所后,还是接触宠物、垃圾或公共设施后,都应将清洁双手作为习惯。若出现持续性腹泻、高热或皮肤红肿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以确保健康不受威胁。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
2025-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