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就诊指南 > 正文

详细介绍尿道畸形的症状

发布时间: 2010-10-27 21:56 来源:复禾健康
Scan me!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男性朋友们常受尿道畸形的折磨。而且尿道畸形的发病率在不断地上升,所以许多患者咨询尿道畸形的症状是什么,做好预防的准备。我们常说对症下药,就是要了解尿道畸形的症状,然后进行治疗。下面就来说明一下尿道畸形的症状。

一、尿道下裂合并前列腺囊

其发病率与尿道下裂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前列腺囊的出现与苗勒管抑制物质产生不足有关。多数为短盲袋状,囊肿位于前列腺部尿道的精囊处,据统计,会阴型和阴茎阴然后囊型尿道下裂合并前列腺囊达57%和10%,前列腺囊可没有尿道下裂而单独存在,临床上可在任何年龄出现症状,常有下尿路感染、刺激和囊肿压迫致梗阻等症状,可表现为副睾炎,血精,肛指诊可触及前列腺部尿道正中一囊性肿块,在儿童则常插尿管时感到困难,经造影后证实。尿道畸形在理论上易出现感染和结石,实际上在儿童出现这些症状并非常见,因此对较小的无症状的病变可暂不手术,继续观察,一旦出现症状或确是子宫和输卵管的真性两性畸形的患儿需行手术。

经腹腔或膀胱途径的手术,不容易彻底切除囊肿。通过后矢状切口,把直肠游离并牵拉向一侧,可获得满意的囊肿切除和缝合。尿道畸形术中应注意勿损伤输精管。

二、模糊性别

严重类型的尿道下裂,尤其是阴囊内未摸及睾丸的患儿应和女性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相鉴别。对此类患儿尽快搞清其真正性别是十分重要的,可行染色体检查,逆行尿道膀胱造影或尿生殖窦造影,可能显示泌尿生殖器官的内部结构,这对诊断和治疗都是十分必要的。

尿道畸形的症状相信大家都了解了。提醒患者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愿患者早日康复。

相关推荐

尿道炎的详细介绍
尿道炎的详细介绍
尿道炎主要是由于尿路感染引起的,在我们看不见的微观世界里其实是存在很多细菌的,像尿道这类比较敏感的部位是最容易引起细菌感染,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下面我们来关注下尿道炎详细介绍。尿道炎是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女性,临床上分为急性和慢性、非特异性尿道炎和淋菌性尿道炎,后两种临床表现类似,...[详细]
发布于 2017-11-23

最新推荐

怎样预防频繁遗精
怎样预防频繁遗精
预防频繁遗精可以通过规律生活作息、心理调整以及饮食与运动的调理来实现,同时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医学治疗方法。频繁遗精可能与心理压力、刺激环境、手淫过度、内分泌紊乱等多种因素有关,因此需要综合调整身体状态来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1调整生活作息与...[详细]
2025-03-06 21:39
中医如何治疗遗精
中医如何治疗遗精
中医治疗遗精主要从整体调理入手,通过滋补肾精、调理肝脾、疏通经络等方法改善病因,常用方式包括中药调理、针灸治疗和日常生活养生干预。1、中药调理根据中医理论,遗精常与肾虚、心火旺或湿热下注有关。针对肾虚,可使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药材滋阴补...[详细]
2025-03-06 20:49
治遗精最好的办法
治遗精最好的办法
治疗遗精最好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原因选择,包括调整生活方式、心理干预以及必要的医学治疗。以下从生活习惯、心理调整和医学治疗三个方面全面解读遗精的应对方法。1生活方式调整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往往会导致遗精频发。如饮食辛辣、久坐不运动、熬夜或长时间感...[详细]
2025-03-06 19:43
早上遗精是为什么
早上遗精是为什么
早上遗精多是因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及生活习惯等共同作用引起的,通常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过度担心,但如频率异常或伴随其他不适,需警惕病理因素并及时就医。1生理因素男性早上遗精与自然的生理现象密切相关。男性在青春期后生殖系统迅速发育,...[详细]
2025-03-06 19:25
治遗精出名的中医
治遗精出名的中医
遗精是男性常见的生理现象,但如果出现频繁遗精,可能会引发身体不适或心理压力,此时可以考虑通过中医调理来改善问题。中医疗法包括辨证施治、草药配方、针灸推拿等方式,具体方法需根据病情和体质定制。1、中医如何看待遗精中医将遗精视为肾虚、肝郁或脾失...[详细]
2025-03-06 19:24
怎么可以防止遗精
怎么可以防止遗精
遗精是男性青春期及成年阶段常见的生理现象,适当调整生活习惯、心理状态和饮食结构可以有效减少遗精的发生频率,同时提高整体健康水平。1调整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熬夜、作息紊乱会增加遗精的发生几率。建议每天确保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制定规律的作...[详细]
2025-03-06 17:07
怎么防止晚上遗精
怎么防止晚上遗精
晚上遗精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但频繁遗精可能与生活习惯、心理压力或身体状况有关,调整生活方式、增强身体调理可以有效减少遗精频率。1调整作息规律,避免过度疲劳不规律的作息和过度疲劳容易引发频繁遗精。保持每天足够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能帮助身体...[详细]
2025-03-06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