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男性如何预防前列腺炎?预防前列腺炎的方法是什么?

发布时间: 2023-08-25 13:15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前列腺炎是男科疾病中危害性大,而且不是很好治疗的类型,积极地防范很重要。那么,男性如何预防前列腺炎?

第一步:衣篇

在冬季男性一定要注意保暖,预防感冒着凉。因为受凉之后,可引起交感神经活动兴奋,使尿道内压增加,前列腺管也因收缩而排泄障碍,产生郁积充血,往往使症状加重或发生反复。局部保持温暖的环境可使前列腺和精道内的腔内压力减小,平滑肌纤维松弛,减少出口的阻力,使前列腺的引流通畅。男性如何预防前列腺炎?预防前列腺炎的方法是什么?保暖还可以减少肌肉组织的收缩,从而使前列腺的充血水肿状态得到恢复。医生建议男士们睡前烫烫脚,患有前列腺疾病的病人(已生育者)还可以热水坐浴,改善局部微循环,加速痊愈。

第二步:食篇

注意饮食合理:冬季人们喜欢食用一些高热量的食物、喝白酒、吃辛辣以抵御寒冷。但这实际上对前列腺健康都十分有害。有些患者几乎是一喝酒即犯病,这是由于喝酒后可引起前列腺充血,使症状加重。医生建议,不要过食辛辣刺激之品,勿过量饮酒。

更为重要的是,前列腺患者一定要多饮水,以保持尿路通畅,并有利于前列腺分泌物的排出;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病人,可防止泌尿系感染及结石的形成,切不可因为这类疾病有尿频症状而减少饮水量。饮水自然会增加尿量的排出次数,有尿时切不可强憋,憋尿会让膀胱过度充盈,压迫前列腺,对于前列腺疾病患者来说,这样容易造成尿液返流,给高位脏器(肾脏和输尿管)带来危害,甚至造成肾功能衰竭,还可因逼尿肌松弛而发生排尿困难和尿潴留。男性如何预防前列腺炎?预防前列腺炎的方法是什么?

第三步:住篇

冬季,许多人不愿外出,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更喜欢坐在家里。久坐会使前列腺负担加重。因此,应尽量避免久坐,如打麻将等。办公室职员、司机、学生等久坐的人群,应该注意经常改变姿势,经常活动。

第四步:行篇

应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例如打太极拳、慢跑或饭后散步等。这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对于提高免疫力、预防前列腺炎的发生很有意义。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骑车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影响会阴部血液循环。每次骑车以不超过半小时为佳,超过此时间者,下车作抬腿活动数分钟再上车。

前列腺炎是能预防的,关键是知道主要的致病因素,做好应对措施,这样才能尽可能远离其危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推荐

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恶性的吗
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恶性的吗
功能性肾上腺瘤不一定是恶性的,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性质。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指肾上腺分泌激素异常的肿瘤,可能引发高血压、肥胖等症状。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激素检测和病...[详细]
2025-11-24 11:40
肾病的种类和症状
肾病的种类和症状
肾病是一类涉及肾脏功能异常的疾病,常见种类包括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和多囊肾病等。主要症状包括水肿、尿量异常、疲劳、高血压和尿液异常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详细]
2025-11-24 09:47
尿道下裂还会有孩子吗
尿道下裂还会有孩子吗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男性患者多见,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尿道下裂患者是否能有孩子,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轻度尿道下裂通过手术治疗后,生育能力通...[详细]
2025-11-24 06:01
肾下垂怎么锻炼方法
肾下垂怎么锻炼方法
肾下垂可以通过特定的锻炼方法改善,重点是强化腹部和背部肌肉,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合理的锻炼结合生活习惯调整,能有效缓解症状并增强身体稳定性。1、强化腹部肌肉腹肌锻炼有助于提升腹腔...[详细]
2025-11-23 15:27
肾萎缩后肾还有功能吗
肾萎缩后肾还有功能吗
肾萎缩后,肾脏功能通常部分或完全丧失,具体取决于萎缩的程度和病因。肾萎缩可能由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早期发现并治疗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1、肾萎缩的病因肾萎缩的病...[详细]
2025-11-23 13:33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可能与手术技术、术后恢复或解剖结构异常有关。解决方法包括观察恢复、二次手术矫正或物理治疗。具体原因和处理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1、手术技术因素:尿道下裂手...[详细]
2025-11-22 15:27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时会疼通常与皮肤敏感、剃须方式不当或剃须工具问题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调整剃须习惯、更换工具或护理皮肤等方式进行改善,从而缓解疼痛感。1、剃须方式不当剃须时不正确的手法...[详细]
2025-11-22 13:3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