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分析梅毒的诊断方法

发布时间: 2010-10-29 17:37 来源:复禾健康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梅毒的诊断应十分认真仔细,因为梅毒与其他疾病有相似症状,梅毒表现多样复杂且病程很长,有很长的时间处于潜伏状态。

梅毒的诊断:

一、 病史:

(一) 不洁性交史:应尽量询问患者的嫖娼史或其他不洁性交史以确定传染源。如肛门有硬下疳,应询问是否有肛交史。问清楚不洁性交的时间,对于确定梅毒的潜伏期是十分必要的。

(二) 现病史:有无阴部溃烂、皮肤红斑、丘疹、湿疣史,有否发生过硬下疳、二、三期梅毒史。梅毒血清学试验检测情况。

(三) 婚姻史:有无涉外婚姻,结婚次数,配偶有无性病或可疑性病的临床表现等。

(四) 分娩史:有无先兆流产、早产、流产和死产的病史,过去有无分娩胎传梅毒儿史。

(五) 如有可疑先天性梅毒,应询问父母是否患过梅毒,及兄弟姐妹受染情况及本人有无早期和晚期梅毒的症状和体征。

(六) 如怀疑潜伏梅毒,询问传染史以及有无存在致使血清试验生物学假阳性的疾病。

(七) 治疗史:是否做过驱梅治疗,用药剂量及疗程,是否正规,有无药物过敏史等。

二、体格检查

(一) 一般检查:生长发育状况是否良好,精神状态情况;

(二) 皮肤粘膜:根据早期和晚期梅毒的皮肤损害特点仔细检查全身皮肤、粘膜、淋巴结、毛发、生殖器官、肛门、口腔等。

(三) 特殊检查:眼、骨骼系统、心脏及神经系统的深入检查或进行专科检查。

三、 实验室检查:

(一) 早期梅毒应做梅毒螺旋体暗视野显微镜检查。

(二) 梅毒血清反应素试验(如VDRL、USR或RPR试验),有必要时再做螺旋体

抗原试验(如FTA-ABS或TPHA试验)。

(三) 脑脊液检查,以除外神经梅毒,尤其无症状神经梅毒,早期梅毒即可有神经损害,二期梅毒有35%的病人脑脊液异常,因此要检查脑脊液。

(四)基因诊断检测。

梅毒的诊断必须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及化验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必要时还需进行追踪随访,家庭调查和试验治疗等辅助方法。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相关推荐

梅毒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梅毒诊断的方法有哪些
患有梅毒就应该积极治疗,那么梅毒诊断的方法有哪些大家知道吗?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就请我们的专家来给大家讲解一下梅毒诊断的方法有哪些的内容。梅毒诊断的方法有哪些?以...[详细]
发布于 2011-08-31

最新推荐

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恶性的吗
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恶性的吗
功能性肾上腺瘤不一定是恶性的,大多数为良性肿瘤,但需通过医学检查明确性质。功能性肾上腺瘤是指肾上腺分泌激素异常的肿瘤,可能引发高血压、肥胖等症状。诊断需结合影像学、激素检测和病...[详细]
2025-11-24 11:40
肾病的种类和症状
肾病的种类和症状
肾病是一类涉及肾脏功能异常的疾病,常见种类包括慢性肾病、急性肾损伤、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和多囊肾病等。主要症状包括水肿、尿量异常、疲劳、高血压和尿液异常等。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详细]
2025-11-24 09:47
尿道下裂还会有孩子吗
尿道下裂还会有孩子吗
尿道下裂是一种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男性患者多见,主要表现为尿道开口位置异常。尿道下裂患者是否能有孩子,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轻度尿道下裂通过手术治疗后,生育能力通...[详细]
2025-11-24 06:01
肾下垂怎么锻炼方法
肾下垂怎么锻炼方法
肾下垂可以通过特定的锻炼方法改善,重点是强化腹部和背部肌肉,同时避免剧烈运动。合理的锻炼结合生活习惯调整,能有效缓解症状并增强身体稳定性。1、强化腹部肌肉腹肌锻炼有助于提升腹腔...[详细]
2025-11-23 15:27
肾萎缩后肾还有功能吗
肾萎缩后肾还有功能吗
肾萎缩后,肾脏功能通常部分或完全丧失,具体取决于萎缩的程度和病因。肾萎缩可能由慢性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引起,早期发现并治疗有助于延缓肾功能恶化。1、肾萎缩的病因肾萎缩的病...[详细]
2025-11-23 13:33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
尿道下裂术后尿线倾斜可能与手术技术、术后恢复或解剖结构异常有关。解决方法包括观察恢复、二次手术矫正或物理治疗。具体原因和处理方式需根据个体情况评估。1、手术技术因素:尿道下裂手...[详细]
2025-11-22 15:27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为什么会疼
刮胡子时会疼通常与皮肤敏感、剃须方式不当或剃须工具问题有关,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调整剃须习惯、更换工具或护理皮肤等方式进行改善,从而缓解疼痛感。1、剃须方式不当剃须时不正确的手法...[详细]
2025-11-22 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