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复禾首页 > 复禾男科 > 男性知识 > 正文

预防男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是什么 4个预防男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

发布时间: 2022-03-07 18:3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手机查看

生活中有许多危害男性健康的前列腺疾病,而前列腺增生就是其中的一种,该疾病病情严重的时候很可能会导致排尿困难,那么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能预防呢?下面为大家介绍预防男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供大家了解。预防男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是什么 4个预防男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

预防前列腺增生的方法   保证尿道口清洁

男性前列腺距离尿道口只有10~12厘米,尿道口所感染的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霉菌等病原菌会顺着尿道逆行至前列腺而造成感染。

避免饮酒

前列腺是一个对烟酒和辛辣食物十分敏感的器官,饮酒后前列腺增生患者全身血液循环迅速、神经兴奋,前列腺会出现充血、细胞水肿,尿道受到挤压。

避免受凉

前列腺受冷后会出现充血、淤血、气血瘀滞,会诱发无菌性前列腺炎,加重前列腺增生。因此患者应注意保暖,不要坐在冰冷的地面、石头上。

避免前列腺畅通

前列腺增生患者患前列腺炎时,会出现腺体的腺泡和小腺管堵塞,前列腺液和炎性分泌物都排泄不畅,这些分泌物长时间淤积在前列腺内部,可集中加重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增生的症状   急性尿潴留

在排尿困难的基础上,常因气候突然变化、受凉、劳累、饮酒或便秘等诱发。使尿道及膀胱颈发生充血、水肿,致尿道完全梗阻而引起急性尿潴留。

排尿困难

增生的前列腺压迫尿道,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初期表现为排尿等待、排尿时间延长、尿线细而无力,甚则点滴余沥不尽。以后逐渐出现尿潴留。

尿失禁

膀胱内的残余尿量随梗阻程度加重而增加,当残余尿量达到甚至超过膀胱正常容量而又不能随意排尿时,则处于尿潴留状态。肾泌出的尿液仍不断地排至膀胱,当尿液的压力超过尿道括约肌阻力时,尿液可不断地从尿道外口溢出,此现象称为充溢性尿失禁(也称为假性尿失禁)。

尿频

为早期症状,尤其夜尿次数明显增多。尿频的原因是前列腺增生梗阻造成膀胱残余尿增加。预防男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是什么 4个预防男性前列腺增生的方法膀胱有效容量减少,膀胱颈部粘膜充血所致。随着梗阻加重,白天也出现尿频。

血尿

前列腺粘膜表面毛 细血管损伤可引起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大量出血可凝结成血块引起急性尿潴留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最新推荐

男性肝不好怎么补
男性肝不好怎么补
男性肝不好可以通过改善饮食、调整生活方式、适当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调理,但具体补肝方法需要根据肝功能受损的程度以及病因来决定。1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能帮助肝脏恢复健康。选择富含优质...[详细]
2025-11-02 22:59
甲状腺功能亢进男性得病的多么
甲状腺功能亢进男性得病的多么
甲状腺功能亢进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并非罕见,男性患者约占所有甲亢患者的20%-30%。甲亢的发生与遗传、环境、生理因素等多种原因相关,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性碘治疗...[详细]
2025-11-02 11:40
五岁男孩淋巴结发炎怎么治
五岁男孩淋巴结发炎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局部护理和饮食调理,具体方案需根据病因和症状严重程度决定。淋巴结发炎通常由感染引起,如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也可能是免疫系统异常或局部损伤导致。1、药物治疗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淋巴结炎...[详细]
2025-11-01 21:06
igm肾病难治吗
igm肾病难治吗
IgM肾病是一种相对少见的肾小球疾病,治疗难度较大,但通过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控制病情发展。IgM肾病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方案,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生活方式...[详细]
2025-11-01 09:47
什么运动可以补肾
什么运动可以补肾
适当的运动可以通过加强血液循环和增强体质来达到补肾效果,尤其是强健腰部和下肢的运动具有更明显的作用,比如瑜伽、快步走和深蹲都对肾功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除此之外,合理的饮食、规律...[详细]
2025-11-01 07:54
先天性尿道下裂检查
先天性尿道下裂检查
先天性尿道下裂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先天畸形,表现为尿道开口不在阴茎头部正常位置,而是位于阴茎腹侧、阴囊或会阴部。其检查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进行,早期诊断...[详细]
2025-11-01 06:01
肾肌酐酶高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肾肌酐酶高对身体有什么伤害
肾肌酐酶高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严重时引发肾衰竭。主要原因包括肾脏疾病、药物副作用、脱水等。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和定期监测可以改善症状。1、肾肌酐酶高的原因肾肌酐酶升高通常与肾...[详细]
2025-10-31 13:33
医院动态 特色诊疗